清熱化溼解毒-肝膿腫驗按
發佈時間:2014-12-31
樑XX 性別:男 年齡:51岁2008年2月14日入院。
主訴:惡寒發熱17天
病史:患者有糖尿病病史8年,入院前17天進食不潔食物後出現惡寒發熱,伴頭痛,汗出,咽痛,輕咳,少許痰,無腹痛及腹瀉,肺部照片提示右下肺少許炎症,抽血查肥達氏試驗1:160陽性,在他院按肺炎及腸傷寒治療,但療效不明顯,仍惡寒發熱,逐轉到省中醫院住院治療。
體格檢查及實驗室檢查:舌紅苔黃膩,脈細滑。查血常規WBC25.6+109/L,N79.3﹪,作B超檢查發現肝臟明顯增大,肝右葉見大片不均勻低迴聲團塊
中醫診斷(病名及證型):肝癰,中醫辨證:溼熱毒蘊結
西醫診斷:肝膿腫
處方:清熱化溼解毒,方用甘露消毒丹和五味消毒飲
霍香10、茵陳20、滑石18(先煎)、甘草5、木通10、石菖蒲10、黃芩10、連翹15、浙貝12、銀花15、地丁15、生薏仁30、川撲15、野菊花15、公英20。水煎服,每日二劑
並口服羚羊角膠囊。
2008年2月17日餘主任查房
經上述處理,體溫逐漸下降,第三天體溫將至正常,汗出惡寒止,複查血常規WBC11.9+109/L,
處方:去甘露消毒丹,以五味消毒飲加減
銀花10、公英20、地丁15、野菊花15、生薏仁20、茯苓15、茵陳20、甘草10、布渣葉15,水煎服,每日一劑,並繼續膿腫引流
2008年2月20日餘主任查房:
入院第七天覆查血常規恢復正常,無發熱,肝B超膿腫基本消失,拔除引流管
處方:以清肝利溼中藥調理
按語:肝膿腫有阿米巴性肝膿腫和細菌性肝膿腫,一般單發性肝膿腫多爲阿米巴性,多發性爲細菌性。患者素有糖尿病史,免疫機能低下,再加飲食不節,喜食生冷煎炸食物而誘發細菌性肝膿腫。一般肝膿腫多有肝區疼痛,局部紅腫等症狀,但此患者毫無腹部症狀,反而出現腹部以外的肺部症狀(肺部感染,胸腔積液),其實肺部體徵是由於肝膿腫連及周邊臟器所致,這樣就轉移了醫者的注意力。然而按肺炎治療療效不顯,促使醫者進一步檢查而發現肝膿腫,在引流的同時配合中醫中藥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:患者平素喜食煎炸辛辣,飲食不節,溼熱內蘊,溼熱鬱久,毒熱煎灼血脈,血敗肉腐,發爲肝癰,溼熱之邪與正氣相爭劇烈,故見高熱寒戰;溼熱煎灼津液故見口乾口苦;溼熱留戀,故見發熱纏綿不退;熱迫津出,則見汗出,舌紅苔黃膩,脈細滑爲溼熱毒之象,故用甘露消毒丹清熱化溼,用五味消毒飲清熱解毒,故能獲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