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氣通便-慢性便祕(氣祕驗案)
發佈時間:2015-02-02
謝XX,女,24歲。2007年10月19日初診。
主訴:左側腹部脹滿,大便祕2年,
病史:患者2004年12 月診爲皮肌炎,從兩年前開始出現左側腹部脹滿,伴見大便祕結,排便後症狀可好轉,精神尚可,納可,眠可,小便可,舌紅,苔薄黃,脈細。
西醫:功能性便祕
中醫:便祕(氣祕)。給予行氣通便治療,
方:川樸15 克,積實15克,木香12 克(後下),檳榔15克,火麻仁30 克(打),郁李仁15 克(打),羌活12 克,防風12 克,肉蓯蓉30 克,白芍30 克,甘草10 克。
2007 年11 月2 日二診:用藥後症狀略好轉,但大便排出仍欠通暢,舌紅,苔薄,脈細。給予養陰行氣通便爲主,擬方如下:生地30 克,玄蔘30 克,川樸15 克,枳實15 克,木香12 克(後下),火麻仁30 克(打),郁李仁15 克,檳榔15 克,肉蓯蓉30 克,白芍30 克,甘草10 克。用藥2 周後,大便略通暢,腹部脹滿感消失。
按:餘老治療便祕氣祕型有兩個特點:一是多喜歡用防風、羌活等藥以宣通肺氣,因“肺與大腸相表裏”是也。二是多喜加用潤腸之品如火麻仁、郁李仁之類。他認爲慢性便祕患者,雖然有時不是由於陰血虧虛所致,但大便積於體內日久,難免乾燥,使用潤腸之品,有利於大便的排出,這也體現了中西醫結合的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