衆所周知,秋冬季是腦中風的高發季節,但是,實際上三伏天發生腦中風比例也是很高的,中醫稱之爲“熱中風”。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,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、悶熱的日子。特別是今年,新冠病毒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,三伏天這樣的高溫天氣出門還需要戴口罩,很多老人長時間宅在家中,從而增加了中風的危險。
廣東省中醫院腦病大科主任蔡業峯教授提醒大家,三伏天是中風的高發期,主要原因爲高溫酷暑導致出汗多,血粘度增高而堵塞血管;頻繁出入空調房,室內外溫差大導致血壓波動幅度大;另外飲食不當、情緒失調、睡眠不佳等因素均可增加中風的風險。
因此,在三伏天防熱中風,需做好以下的“三多”“三少”:
多飲水
多休息
多運動
少貪涼飲冷
中醫認爲,貪涼飲冷會耗傷脾陽,脾陽不振則脾胃運化失常,從而出現胃納不佳、疲倦乏力、嘔吐腹瀉等症狀。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要貪食冷飲,冰凍的瓜果一定要放置至室溫後再食用,且不宜過量,飲食做到清淡、衛生。室內的空調溫度不宜過低(25℃-28℃爲宜),避免頻繁出入空調房,出汗較多的情況下,要擦乾汗液或換衫後再進入空調房。
少生氣
少自行斷藥
由於夏天氣溫升高,部分患有高血壓病的老年人血壓較之前有所下降,這時候大家會認爲血壓已經正常了而自行停服降壓藥。其實,長期服用降壓藥的高血壓病人,如果突然停藥,可導致血壓反跳,因此,有腦血管病高危因素的病人,切忌自行斷藥,而是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。
廣州中醫大學網絡有限公司 經營許可證編號:粵ICP備20003529號 粵公網安備 44010402000415號
Copyright © 2011 廣東省中醫院 . All Rights Reserved. Designed by Wanhu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複製或建立鏡像,違者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建議使用1024×768分辨率 IE6.0以上版本瀏覽器 您是第 位訪問者